近年来,格尔木市昆仑路街道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建主体责任,积极拓宽党建思路,创新实施“党建+N”模式,将党建与社区建设、物业管理、文化培育、民主议事、联系群众、信访化解、互联网等工作有机结合,建立党建引领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新机制。
以“党建+社区建设”提升为民服务质量。近年来,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,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,该街道党委积极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,年均投入60余万元,重新规划完善所属8个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置,新建续建社区图书室、绿色网吧、居民活动室、道德讲堂、矛盾纠纷调解室、温馨解压室、青少年活动阵地等设施场所,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,服务居民水平得到有效提高,社区居民幸福感、归属感、认同感日益增强。此外,在街道党委的统一安排下,各社区全面推行党员干部工作纪实制度,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党建工作展示平台,每季度通过PPT影片、社区简讯等方式展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,公示社区党务、政务、财务,推动党建工作公开化。
以“党建+物业管理”创新党建服务模式。昆仑路街道党委立足工作实际,积极探索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。研究成立了物业工作领导小组,设立物业管理办公室,完成辖区内居民户数的摸排登记,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,划分一级网格和二级网格,实现居民小区、物业小区、驻社区单位物业管理全覆盖;制定《街道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》、《街道小区物业管理信访调解制度》等相关制度,构建街道、社区、物业小区三级信访管理体系,保护了业主利益,规范了物业管理秩序;将辖区内老旧小区以路为界进行划分,并在星园路率先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,积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。通过开展“党建+物业管理”工作,街道各级党组织服务范围实现全覆盖,有效化解沉积多年的小区物业问题,群众更加支持和信任社区工作。
以“党建+文化培育”强化辖区文明建设。为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,促进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,该街道党委全面启动以党建推动社区文化培育,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文化工作“指挥棒”作用,不断强化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努力提高辖区居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。以创建“五星级文明户”为抓手,积极探索“五星”家庭奖励机制,实行动态“评星”跟踪管理机制,引导居民爱党爱国、诚信守法、勤劳奉献、团结友善、爱卫环保;通过建设文化科普长廊、文化墙,结合社区图书室、社区简讯和网站等平台,组建2支文化演出队并积极开展文化演出活动,联合有关部门规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,形成了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平台广泛的文化惠民活动平台;深入开展“四德工程”,广泛评选辖区内居民中的道德典范,并通过在街道、社区、企业、学校设立“善行义举四德榜”进行宣传,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以“党建+民主议事”规范社区决策程序。昆仑路街道党委规定每月15日至18日为各社区阳光议事日时间,议事工作由党委书记牵头,科级干部和社区主任参加,同时根据议题内容,邀请驻社区“第一书记”及入党积极分子、共青团员或有关部门、站所工作人员列席,与社区“两委”干部、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、党员和居民代表一起,就社区重要事务和重大收支进行民主讨论和决策,并及时公示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,使各项事务的决策更加公开、透明。同时,街道党委建立每月一督查、每季一分析、半年一汇总、年终一考核的督查督办制度,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自开展“党建+民主议事”工作以来,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,社区事务决策程序更加规范,社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。
以“党建+联系群众”增进干群鱼水情谊。为巩固群众基础,密切干群关系,畅通干群联系途径,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水平,昆仑路街道党委按照“全面覆盖,不留空白”的原则,自上而下建立街道、社区两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网络,深入开展“大走访”活动,通过发放联系服务卡、互留联系方式、记录民情日记,实现党员干部与群众间的零距离沟通服务。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项,交由相关部门归口办理,并限期将办理结果进行反馈。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户、重点人群等,组织街道、社区干部定点包靠,每天通报一次走访进度,每周召开一次走访工作调度会议,不断推动走访活动取得实效。
以“党建+矛盾化解”促进社会和谐。为加快信访纠纷化解进程,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,昆仑路街道党委探索建立党委主导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信访调解体系,形成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义工组织、退休干部以及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共同参与的信访隐患治理网络。全面推行矛盾纠纷化解公开听证制度,上访人和被访人当庭举证、质询,各亮观点,把问题摆到明处,把凭据亮上桌面,信访人全程参与调查处置,专业司法人员全程提供法律支持,变“背对背”调查为“面对面”质询,确保把群众的知情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落到实处,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信访案件处置依法公开进行。
以“党建+互联网”使党员活动从“内循环”走向大开放。为适应街道党建“新常态”,昆仑路街道党委创新活动载体,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职能优势,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在职党员在街道、社区“微进驻”,组建社区创建、社区医疗服务、空巢老人服务、留守儿童关爱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,形成“工作在单位、服务在社区、奉献双岗位”的党员服务社区机制。同时,街道、社区两级党组织通过微信及时分享党员教育学习资料,向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通报活动开展情况,使全体党员随时掌握党组织动态政策,确保党员通过网络在思想上紧跟组织。